欢迎访问 中华环保联合会固危废及土壤污染治理专业委员会 !

今天是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矿山尾矿

首页 > 固废利用 > 矿山尾矿

典型案例 |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六安样板”

 

7月7日,“2023减污降碳 绿色发展峰会暨生态环境治理典型案例发布”在安徽省合肥市滨湖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先民做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六安样板”》的典型案例分享。

图片

六安是安徽省优质水源地、大别山区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境内仍保留着原始森林,是安徽乃至整个华东地区重要生态屏障。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六安金寨视察时称赞:“安徽山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美好”,叮嘱我们“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六安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充分发挥自然禀赋、区位和文化优势,扬生态之长,做山水文章,兴绿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六安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六安市境内有“两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个,数量居全省前列。该市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获省委、省政府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优秀等次。


一、坚持高位推进,环境治理体系日益健全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组长)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组,完善12个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统筹推进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市144个乡镇(街)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挂牌运行,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持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度越来越高,推动绿色发展的主动性越来越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和行动。


图片


强化法治保障。印发《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安徽省六安市“三线一单”技术文本》和《六安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制定了《六安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六安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六安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推深做实河湖长制生态检察官和“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法治保障持续加强。


强化责任落实。印发《六安市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规定(试行)》《六安市市直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六安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等,市四大班子领导常态化深入一线明察暗访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整改现场,各县区各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要求,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大环保”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二、坚持聚力攻坚,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精耕细作提“气质”。2022年,PM2.5年均浓度由2015年的57微克/立方米降至33.1微克/立方米,降幅达41.9%;空气质量优良率84.7%,提升8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连续2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建成大气网格化精准监测和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实现主城区重点污染源全方位监管。印发《六安市大气污染防治七个专项行动方案》,4位副市长分别担任组长,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行动。制定《六安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办法》,编制印发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组织开展市城区涉气污染源动态排查,摸排管控污染源1696个。完成各类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16544个,推进9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治理,千余家“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共1463个全部淘汰,燃煤电厂实现超低排放。


图片


系统施策优“水质”。六安市有国考断面22个,是全省数量最多的市;省考断面25个,数量居全省第二。2022年,22个国考断面中有20个水质优良,25个省考断面中有23个水质优良。响洪甸、磨子潭等六大库区近70亿立方源头活水稳定达标,大别山水生态补偿指数P值连续9年小于1,累计获得补偿资金约18亿元。制定15条主要河渠、湖库保护方案,确定淠河、淠东干渠、城东湖、城西湖4个重点保护区域。完成13条城区黑臭水体整治与岸线修复,市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41.5万吨/天。大力开展中心城区(厂-网-河)一体化综合治理,城市智慧“水管家”“水当家”创新机制成效明显。深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完成99个“千吨万人”以上水源保护区和51个乡镇级水源保护区划定。


源头治理净“土质”。完成180家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详查和156个重点建设地块调查,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健全,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实现126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完成409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和11条纳入国家、省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成功申报国家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建立化肥农药“双减”行动核心示范区104个,辐射带动示范种植50.18万亩。全市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综合利用率达94%以上。


有力有序抓“整改”。制定突出环境问题整改验收核查考核办法,建立领导干部包保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制度,实现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闭环管理,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牵肠挂肚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截至目前,历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的37项整改任务和513个信访件整改完成率达99.5%;历次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136项整改任务和573个信访件整改完成率达98.3%;历次国家和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24个问题完成整改19个。持续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改”工作,2022年自查发现351个问题,自查发现问题数居全省第二位,应于2022年完成整改的275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全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核查考核我市得分95.5分,在全省14个同类市中排名第一。


三、坚持源头发力,绿色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


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加快。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引领作用,推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和产业升级。十年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2.02%,能耗强度显著下降,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4项主要污染物下降幅度均超10%。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325万千瓦,位居全省第一。六安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首次实现我国兆瓦级制氢—储氢—氢能发电全链条技术贯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8.9%,装备制造、铁基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健康、建筑材料、新能源产业等“5+1”主导产业集聚度达75.5%。


皖西生态屏障织密筑牢。完成人工造林135.7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8.9%。深入开展森林质量提升五大行动和生态廊道建设行动,推进淠河湿地生态修复、老淠河沿岸城区段水毁修复、苏大堰及大雁河环境治理等湿地保护修复系列工程。制定全省首个自然保护地内建设项目负面清单,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组织实施重点水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开展湿地野生动植物多样性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不断提升。淠河、史河、杭埠河治理全面推进,适养区、禁养区和各类排口有效管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严格执行,皖西“大水缸”得到最大程度保护。


图片


保障经济发展坚定有力。生态环保领域34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行政许可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30%以内。动态建立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清单,建立常态化环评调度机制,压茬推进项目审批进度。执行环评审批正面清单,22个大类、50个小类建设项目实行豁免审批。严格落实22条助力稳经济措施,生态环境多要素服务保障项目及时落地。实施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制度,纳入执法正面清单企业114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16年以来,实施行政处罚案件1078件,安徽绿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伪造比对监测数据,出具虚假比对监测报告案,入选生态环境部2022年公布的第四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六安市将持续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主动战、精准战,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六安样板”,使老区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更幸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 14 区青年沟东路华表大厦五层501

电话:010-53650806

邮箱:acef_chs@163.com

中华环保联合会固危废及土壤污染治理专业委员会
京ICP备2021034064号